1、症状识别。
受害病株一般表现为花叶、黄化、坏死和畸形的四种症状。
(1)花叶可分为轻型花叶和重型花叶。 前者病叶初为明脉和轻微退绿,继而发生浓绿与淡绿相间的斑驳,病株无明显的畸形和矮化,也不造成落叶;后者除表现退绿斑驳外,叶面凹凸不平,叶脉皱缩畸形,甚至形成线叶,生长缓慢,果实变小,严重矮化。
(2)黄化,是指病株叶片变为黄色,并有落叶现象。
(3)坏死,是指病株部分组织变褐枯死,表现为条斑、顶枯、坏死斑驳及坏斑等。
(4)畸形,是指叶、株变形,如叶片变小呈线状,称蕨叶,或植株矮小,分枝多,呈丛枝状。
有时几种症状在同株上出现,引起落叶、落花、落果,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。
2、发病规律
发病规律随其毒源种类的不同而异,一般可分为虫传及接触传染两大类。被虫传播的病毒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、马铃薯Y病毒及苜蓿花叶病毒。此类病毒的发生与蚜虫的关系密切。特别是遇高温干旱天气,不仅可促使蚜虫的传毒,还可降低辣椒的抗病性。烟草花叶病毒靠接触及伤口传播,如整枝、打杈等农事活动。定植晚,连作地、低洼地及缺肥地也易引起病害的流行。黄瓜花叶病毒的寄主非常广泛,其中包括许多蔬菜作物。病毒在多年生宿根杂草和保护地蔬菜上越冬,翌年由蚜虫传播。烟草花叶病毒在落入土壤里的病组织碎块和种子上越冬,经过汁液接触传播侵染。高温干旱,蚜虫大发生时,黄瓜花叶病发生严重。多年连作、地势低洼、缺肥或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等,可加重烟草花叶病毒对辣椒的危害。
2、防治方法
(1)早播种、早定值,必要时加覆盖物,培育壮苗,实行轮作,施足底肥,增施磷钾肥,铺设银灰塑料膜,间作高杆作物如玉米、莱豆等。
(2)种子可以用10%的磷酸三钠浸200~30min,洗净催芽,分别在分苗、定植前及花期喷洒一次0.1%0~0.3%的硫酸锌。
(3)治虫防病。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,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传播病毒病的棉蚜等的高峰期,也是灭蚜防病毒病的关键期,灭蚜可选用10%呲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%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、20%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、2.5%唑蚜威乳油2500倍液。
(4)药剂防虫。可在发病初喷洒40%吗啉胍.羟烯腺.烯腺可溶性液剂1000倍液,或7.5%菌毒.吗啉胍水剂500倍液,或3.85%三氮唑核苷.铜.锌水乳剂500~600倍液,或31%吗啉胍.三氮唑核苷可湿性粉剂800倍液、2%宁南霉素水剂500倍液、0.05%核苷酸水剂500倍液、1.5%硫铜.烷基.烷醇乳油800倍液。